首页 资讯 正文

高永滔:九年驻村路 丹心映山红——记印江自治县乡村振兴“续航者”

体育正文 192 0

高永滔:九年驻村路 丹心映山红——记印江自治县乡村振兴“续航者”

高永滔:九年驻村路 丹心映山红——记印江自治县乡村振兴“续航者”

在武陵山深处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,有这样一位“特殊(tèshū)村民”:他的足迹踏遍两个乡镇三个村寨(cūnzhài),用九年青春书写帮扶答卷;他的背包里常年(chángnián)装着降压药,却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(xīn)间;他的名字在村民口中传颂,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生动(shēngdòng)注脚。他,就是印江自治县中医医院选派驻村干部高永滔。 以路为弦,奏响(zòuxiǎng)基础设施建设协奏曲 2017年春,高永滔(gāoyǒngtāo)背着行囊走进中兴街道魏(wèi)家村。这个被(bèi)群山环抱的村庄(cūnzhuāng),仅有一条狭窄的泥巴路与外界相连,“雨天一身泥,晴天一身灰”是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。他深知,要拔掉穷根,必先打通“血脉”。 “第一天到魏家村(jiācūn),看见漫天灰尘的道路,我就下定决心,这条路必须马上硬化,不仅为村民出行方便,更要(gèngyào)保障出行安全。”高永滔(gāoyǒngtāo)说。 他白天(báitiān)走访农户、夜晚伏案绘图,带着驻村工作队跑部门、拉项目,终于争取到10余万元修路资金。施工最(zuì)紧张时,他住进(jìn)工地旁的帐篷,与施工队同吃同住。当15公里通组路竣工通车那天,村民自发燃起鞭炮,将喜糖塞进他沾满泥土的手中:“高(gāo)书记,这条路可是我们的‘致富路’啊(a)!” 中兴街道(jiēdào)魏家村开展义诊。 如今,这条公路串联(chuànlián)起六个自然(zìrán)寨。农用车载着农特产品驶向山外,摩托车载着新娘驶过幸福桥。夜幕降临(yèmùjiànglín)时,路灯如明珠般镶嵌山间,照亮魏家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。 以茶为媒(méi),谱写产业振兴富民曲 2018年,高永滔调任缠溪镇柳塘村驻村工作组长。走访调研中,他发现柳塘村茶叶种植历史悠久,村民种茶、制茶经验丰富(jīngyànfēngfù),产出的绿茶深受市场喜爱,扩大茶园种植面积能有效带动(dàidòng)群众(qúnzhòng)增收。 驷马村养老(yǎnglǎo)服务中心。 说干就干!他(tā)组织村支两委开会研讨方案,入户宣传扩种好处,召开院坝会获村民支持(zhīchí),最终通过合作社向(xiàng)银行贷款60万元。贷款到位那天,他和村民在茶山上席地而坐,用竹筒盛山泉庆祝。 “如今,100余亩(yúmǔ)茶园生机盎然,每年10万斤茶青让(ràng)4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,户均增收1.2万元。”柳塘村村支书罗时琼介绍。 柳塘村地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带,生态大米颗粒饱满、形似珍珠,却因市场因素销售不畅。高永滔连续半个月在朋友圈吆喝,组织中医院(zhōngyīyuàn)职工团购,甚至自掏腰包(zìtāoyāobāo)包车送货(sònghuò)。看着稻米运出村口(cūnkǒu),村民们笑着说:“高书记,太感谢你了!” 以爱为桥(qiáo),架起生命守护生命线 “不对,这不是喝醉了,是误(wù)喝农药了,赶紧(gǎnjǐn)送医院!”2018年12月15日,高永滔走访柳塘村村民李某家时,发现其口吐白沫,周围人以为醉酒,他却敏锐闻到农药味,立即(lìjí)背起患者狂奔两里山路送上急救车。洗胃(xǐwèi)、透析、转院……三天三夜守护,终将(zhōngjiāng)李某从死神手中夺回。 “当时情况(qíngkuàng)太紧急,要不是高书记,我们真以为他醉酒睡一觉就好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村民(cūnmín)程林回忆。 九年(jiǔnián)驻村生涯中,这样的紧急(jǐnjí)救援不胜枚举,他(tā)邀请县中医医院各科室医生到村开展义诊10余次,建立“健康档案”为留守(liúshǒu)老人送医送药;村民被毒蛇咬伤用土法治疗时,他忍着骨折受伤的疼痛,立刻开车送村民出山就医。“群众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。”他常说。 以文化人,描绘乡风文明(wénmíng)新画卷 2023年,高永滔到驷马村担任第一书记。面对空巢老人多(duō)、留守儿童多的现状,他萌生建(jiàn)村级养老服务中心的想法,积极争取20万元资金、发动乡贤捐款、改造闲置校舍(xiàoshè)……三个月(yuè)后,集日间照料、文化娱乐于一体(yītǐ)的“幸福院”建成。61岁的安华海说:“这里比家里还热闹,连电视都有人教我调了。” 驷马村(cūn)养老服务中心食堂。 在文明(wénmíng)(wénmíng)实践站,他用“文明储蓄所”积分制(zhì),让垃圾分类换积分、孝老爱亲换奖励;在“红黑榜”前,组织村民评议陋习、褒扬善行;在“乡贤调解室”里,带领(dàilǐng)老党员化解矛盾,实现连续六年“零上访”。2025年,驷马村获评“全国文明村”。 九(jiǔ)年间,高永滔带领群众修建、维修公路45公里,发展茶园100余亩,建成养老服务中心1个,调解矛盾纠纷80余起。他的驻村(zhùcūn)日记写满帮扶记录(jìlù),却唯独没记下自己三次住院的经历。 在(zài)印江的(de)山水间,高永滔用青春丈量民情,以(yǐ)实干书写担当。他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,将初心镌刻在群众心中,正如他常说:“驻村不是一阵子,而是一辈子的牵挂。”这抹坚守九年的“志愿红”,早已化作漫山遍野的映山红,在乡村振兴的春天里(chūntiānlǐ)绽放光芒。 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(jìzhě) 吴思杰 赵超超
高永滔:九年驻村路 丹心映山红——记印江自治县乡村振兴“续航者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